宠物服饰市场近年来迅速升温,来自日本的Alphaicon(下文简称Alp)和专做斗牛犬服饰的Spark Paws成为热门品牌。Alp的摇粒绒四脚衣在二手平台被炒到3000元左右配资选股,而Spark Paws的年营收突破1600万美元。这一趋势吸引了阿迪达斯、耐克等头部运动服饰和快时尚品牌的加入。
阿迪达斯的Adidas Originals宠物系列已在天猫旗舰店开售,售价199元/件的纯棉宠物T恤受到欢迎。耐克旗下的Jordan宠物系列也在今年6月登陆线下门店。此外,锐步、北面、Montbell、GAP、MUJI无印良品和MLB等品牌也推出了宠物服饰产品。这些大牌的加入标志着宠物服饰市场进入精细化经营阶段。
中国宠物服饰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,犬类和猫类宠物服饰渗透率分别为63.5%和43.3%。线上品牌和新品牌以中低端价位为主,如popocola、Hoopet、嬉皮狗等品牌畅销款售价普遍在100元以下。跨界大牌定价较为亲民,如Adidas Originals系列在100-200元之间,GAP、锐步、MLB的大部分产品定价在200元左右。年轻人愿意购买单价300-800元的中高端宠物服饰。
消费者热情推动了产品设计和营销玩法的升级。产品端,宠物服饰走向高度细分化,重视季节性变化和不同场景特性。夏季主推凉感背心和防晒服,冬季主打防寒保暖。户外服饰讲究防风防水、运动性能,室内则注重自然、舒适和防掉毛。随着户外探险活动兴起,防菌、防蚊虫功能服饰也开始普及。
设计感加强表明行业开始关注宠物服饰的时尚属性。大品牌传承自身经典元素,新锐品牌紧追大众热点。联名合作频繁,如Hoopet与小黄人、海绵宝宝的合作,宫蝶与蜡笔小新的联名系列都收获了一定声量。设计感是宠物衣服从实用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。
营销方面,品牌通过塑造差异化形象、社交媒体日常刷脸和讲品牌故事来加深用户认知。跨界品牌继承传统、放大品牌原生气质,新品牌则借势大品牌。社交媒体上的低成本、趣味性内容帮助品牌巩固消费者认知。设计师品牌主理人亲自下场打造个人IP,带货同时传播品牌文化。
尽管前景看似光明,宠物服饰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。首先是尺码限制,不同品种宠物体型差异大,给产品设计和库存周转带来难题。大多数品牌只有4-6个常规尺码,难以满足所有需求。快上新、低库存、高周转是经营法则,但尺码限制使得宠物服饰行业处于尴尬位置。品牌需寻找折中手段,如采用可伸缩设计和高弹面料。
其次,品牌还需面对营销上的错位考验。宠物服饰服务的是宠物,但花钱的是宠物主人。关于宠物穿衣的必要性存在争议,有人认为衣物是刚需,有人则认为主要为了满足主人的情绪价值。品牌需在突出衣服的出片效果和功能性之间找到平衡点。品牌目前的思路是将宠物服饰打造成表达双方关爱、加深亲密关系的载体。
宠物服饰行业仍处于起步初期,竞争格局未定,细分赛道陆续成长,舆论风向飘忽不定。品牌需适应变化,及时作出应对。
配资选股
豪瑞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